精彩推荐

科技奏响虾稻交响曲—潜江“虾稻共作”背后的故事

993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13-12-27 00:00:00
分享到:
  大雪时节,踏访水乡园林村庄。
&nbsp&nbsp&nbsp&nbsp广袤的田野上,满眼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高场甘家塔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千余亩虾稻共作寄养沟渠完工待产,泵站主体工程进度如火如荼;白鹭湖农场、熊口农场、老新镇等,虾稻共作基地纵横交错,新增面积都在5000亩以上;而在小龙虾寄养模式发源地的积玉口镇,由老基地升级改造的虾稻共作基地超过1万亩……
&nbsp&nbsp&nbsp&nbsp近年来,潜江小龙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风声水起,让这个江汉平原小城又多了一张令人眼红的名片——“龙虾之乡”。
&nbsp&nbsp&nbsp&nbsp辉煌在人前,感动在背后。说起潜江小龙虾,不能不提虾稻共作。在这幕耀眼热闹的景象之外,记者找寻到了其背后一部辛劳艰苦的奋斗史,写着潜江人的创新、开拓、执着、奉献……
&nbsp
  20万亩?8万亩?
&nbsp&nbsp&nbsp&nbsp三年前,潜江小龙虾已是名声在外。2004年起推广虾稻连作模式,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近20万亩,成功举办两届龙虾节,荣获“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两块金字招牌……
&nbsp&nbsp&nbsp&nbsp“要让小龙虾产业更上一层楼。”想来想去,“四大家鱼”等水产主导产业没优势,刘挺还是想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欲将小龙虾做成大产业:繁育、养殖、加工、出口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nbsp&nbsp&nbsp&nbsp这时,刘挺听到了一些来自行业内的声音,称潜江的小龙虾虽名声在外,但实际情况与其地位并不相符,甚至有人怀疑潜江水产在“忽悠”大众。
&nbsp&nbsp&nbsp&nbsp“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亩产量、总产量远远低于国内一些地方。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小龙虾总产量都没有洪湖、监利这些周边地区高,在省内也只能排位第三。”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nbsp&nbsp&nbsp&nbsp对此,刘挺并不否认。
&nbsp&nbsp&nbsp&nbsp“一接手,我便对全市稻田养虾面积摸了个底。”描出了产业梦想,刘挺圆梦的雄心和信心十足,没想还是被现实“撞了一下腰”。“全市养虾面积竟然只有7、8万亩。也就是说,从2007年虾稻连作达到顶峰开始,每年以2-3万亩的面积在缩减。”
&nbsp&nbsp&nbsp&nbsp这无疑成了刘挺及市水产专家们的心腹大患。不养虾,何谈小龙虾产业?后面的一系列产业链又如何做大做强?
&nbsp
  “龙虾之乡”缺虾
&nbsp&nbsp&nbsp&nbsp小龙虾养殖面积为何锐减?&nbsp
&nbsp&nbsp&nbsp&nbsp“老百姓不养,肯定是不赚钱。”市水产专家认为,产量不高、规格退化,进而导致价格不优,直接损伤了农民的养虾热情。
&nbsp&nbsp&nbsp&nbsp分析产量低、规格差的原因,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说:“根据我们的分析,存在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原因是天灾,2008年雨雪冰冻气候、2009年连续低温阴雨、2010年冬到次年的三季连旱等,这些极端灾害天气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第二是长期养殖、近亲繁殖导致规格变差,小龙虾个头长不大,价格便很难卖上去,所以种苗退化是其中一个原因;第三个则是养殖模式,虾稻连作是利用低洼田在冬闲期放养小龙虾,而在春夏水稻种植时节,存在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规格不达标而贱卖的情况,这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nbsp&nbsp&nbsp&nbsp原因找准了,就得找解决的方法:延长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
&nbsp&nbsp&nbsp&nbsp围绕这一主题,市水产专家开始绞尽脑汁,各献计策。
&nbsp&nbsp&nbsp&nbsp“插秧时,将幼虾捕捞,用池塘寄养。”——费工费时,对小龙虾损伤较大。多数人持否定票。
&nbsp&nbsp&nbsp&nbsp“把稻田的围沟加宽加深,在整田插秧时,将虾赶到环沟继续生长。既不影响插秧,也不影响小龙虾生长。”——幼虾在沟里经过几个月喂养,达到商品虾规格,既提高了产量,也达到了效益。专家们一致赞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破釜沉舟
&nbsp&nbsp&nbsp&nbsp方法行不行得通,不能纸上谈兵。
&nbsp&nbsp&nbsp&nbsp2011年10月,市水产局欲在全市开展试验示范田。因存在风险,民间呼声不高,企业没有兴趣,政府也没有技术创新的资金。
&nbsp&nbsp&nbsp&nbsp刘挺把心一横,业务主管部门自食其力。他号召班子成员和技术主管,7个人,每人筹资20万元,共同承包了后湖农场1000亩稻田基地,开展虾稻共作的养殖试验。
&nbsp&nbsp&nbsp&nbsp“基地建设时,我们每个周末都宅在基地‘做小工’,整田碎土挖沟等都是自己动手干;基地建好了,白天守田观察情况,晚上回去讨论研究……两年来,大家不是在单位就是在基地,7个人拧成了一股绳,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试验做成功。”市水产局****告诉记者,为了示范成功、创业成功,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技术不成熟,没有经验可借鉴;土地流转不顺,各种矛盾叠加;天天加班不归家,老婆有意见……
&nbsp&nbsp&nbsp&nbsp稻田围沟挖多宽、多深才合适?排水设施怎么做?投苗放种时间是几时?捕劳、插秧以及水稻无公害管理等,从基础设施到技术问题,对于许多搞了一辈子水产理论的专家来说,俨然是一个从未涉及的挑战。“只要经过实践和探索,才能真正找到事情的核心与真理。”陶忠虎如是说。
&nbsp&nbsp&nbsp&nbsp700多天的试验,变以往稻虾连作“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每亩可多产100多斤小龙虾,规格均在1两以上,效益翻了2-3倍。不仅有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而且有效克服了原有模式商品虾规格小、产量低、效益差的缺点。
&nbsp&nbsp&nbsp&nbsp“这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次革命。”2013年5月,以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武教授等为代表的中国渔业协会专家赴潜进行评审时说。一种高产、高效、生态的稻田综合养殖小龙虾模式——虾稻共作应运而生,并从“省标”升级到“国标”,于第四届龙虾节期间对外发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35万亩的梦想
&nbsp&nbsp&nbsp&nbsp虾稻共作模式试验成功,“水产英雄”们并没有据为已用,而是更努力地将“专利”无偿奉献给社会。
&nbsp&nbsp&nbsp&nbsp去年底,当他们看到虾稻共作的技术趋于成熟后,便开始向市里汇报和争取在全市大面积推广此模式。“我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是没有虾,只有大规模地养殖小龙虾,产业才能发展壮大。”刘挺说。
&nbsp&nbsp&nbsp&nbsp潜江市委、市政府对小龙虾产业发展升级寄予厚望。其中,大力支持虾稻共作模式在全市的推广,并给予了资金扶持,对实施虾稻共作基本改造的农田,每亩按40元标准对养殖户实行“以奖代补”。
&nbsp&nbsp&nbsp&nbsp与此同时,市水产局积极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塘头,对新模式的开展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对于连片发展千亩以上区镇处每个板块额外给予1万元工作经费。
&nbsp&nbsp&nbsp&nbsp在惠农政策的引领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虾稻共作模式发展形势喜人:2013年发展虾稻共作面积6万余亩,全市稻田养虾综合种养面积极由18.8万亩增加到23万亩,小龙虾产量由2.38吨增加到3.2万吨,产值也由6.8亿元增加到9.6亿元。
&nbsp&nbsp&nbsp&nbsp如今,他们又有了新的“三年梦想”,便是市委书记张桂华提出的小龙虾产业发展“八大升级”。
&nbsp&nbsp&nbsp&nbsp“养殖升级中,3-5年内稻田养虾发展到35万亩,其中虾稻共作20万亩。”看到当下的成绩,刘挺感慨万千,但他并不满足。他说,这个新梦想的实现将使小龙虾产量将达到7万吨,养殖产值达到15亿元。
&nbsp&nbsp&nbsp&nbsp通往梦想的道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持目以待。
&nb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