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换一种思路办农业:潜江龙虾业崛起引发的思考

821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6-5-16 00:00:00
分享到:
(湖北日报)
  记者李保林&nbsp通讯员何承俊
  自2001年来,小龙虾在潜江掀起一股“红色风暴”,完整的龙虾产业链迅速形成,并改变着潜江乃至全省水产出口的格局。
  目前,小龙虾出口创汇在我省仅次于香菇,排在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第二位。在其带动下,去年,潜江水产品出口创汇36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5.6%,占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60%以上。
  潜江龙虾产业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农业发展的新视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与时俱进地审视资源优势。以往,说到潜江的资源优势,便是“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没有谁会将潜江近40万亩无自排能力的低洼冷浸田当做资源。这些田过去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且产量不高。龙虾产业的崛起,让潜江人看到,这些低洼田是资源,且是未得到最佳配置的优势资源。一时间,全市以往大量抛荒的冷浸田每亩每季租金高达300余元。本地冷浸田租完了,潜江人又向外发展。仅在潜江虾稻连作发源地积玉口镇,已有100多人在外租田近10万亩养虾。潜江市委副书记张桂华说:“仅靠提高粮棉油的单产和价格,对拉动农民增收的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这些资源或许已长期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或是没有将其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影响其效益发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巨大的原料需求和市民饮食消费需求的改变,小龙虾的市场供求关系日趋紧张,价格由每公斤不足1元飙升至5元多。潜江正是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推行虾稻连作,使原来的无人问津的低洼田发挥出每亩一年3000余元的效益。可有关数据表明,尽管2005年我省17家较大规模的小龙虾加工厂出口创汇增长了一倍,仍不及其年加工能力的1/5或出口订单的1/3。也正因为如此,潜江决心将虾稻连作面积进一步扩大。
  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基础加强政府引导。潜江虾稻连作模式的始作俑者,是积玉口镇农民褚洪云。他在多次尝试后,无意中发现收获后的低洼稻田具备养小龙虾的良好条件。积玉口镇水产服务中心将这一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后,得到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扶持、推广。市财政年出资50万元,对发展虾稻连作的农户每亩补贴10元,优先安排贷款,协调用地矛盾,让有资金无田的农户租赁冬闲田,发展龙虾养殖,来年收虾后交承包户种植中稻。张桂华说:“潜江龙虾产业的崛起,靠的是农民的探索,政府只是将之及时加以总结、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