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通过以下核心部件实现能量回收(再生制动):
1. 电动机/发电机(牵引电机)
双向能量转换:在制动或滑行时,电机从驱动模式切换为发电模式,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类型:永磁同步电机(PMSM)或感应电机(IM)常用,因效率高、响应快。
2. 逆变器/控制器
功能:控制电机的工作模式(驱动或发电),调节电流方向,将电机产生的交流电(AC)转换为直流电(DC)回充电池。
关键元件: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功率半导体器件。
3. 动力电池组
储能:接收并存储回收的电能,通常为锂离子电池,需具备快速充放电能力。
4. 制动系统
电制动优先:电子控制单元(ECU)协调再生制动与机械制动(摩擦制动),优先使用电制动以提高效率。
线控制动系统(如博世iBooster):无缝混合电制动与液压制动。
5. DC-DC转换器
电压调节:将回收的电能调整至适合电池充电的电压等级。
6. 整车控制器(VCU)
智能控制:根据车速、电池状态、踏板深度等参数,优化能量回收强度(如单踏板模式)。
7. 变速箱(部分车型)
协调转速:在单速或多速变速箱中匹配电机与车轮转速,提升发电效率。
能量回收流程
减速请求:驾驶员松开油门或踩刹车。
电机发电:车轮惯性带动电机旋转发电。
电能转换:逆变器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经DC-DC转换后存入电池。
制动分配:VCU按需补充机械制动,确保平顺性。
附加技术
超级电容(少数车型):辅助电池快速存储回收能量。
热管理系统:避免电池因频繁充放电过热。
通过以上协同工作,电车可回收约10%-30%的动能,显著提升续航里程(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不同车企的回收策略(如特斯拉强回收模式、日产e-Pedal)可能影响驾驶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