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闷头大睡外,一天“赖床”十几个小时,早上醒来发发呆,如果没什么事就继续睡“回笼觉”——如此“赖床”,也成了不少人在节假日里热衷的休息方式。
专家提醒,“赖床”成习惯,也是一种“病态”。在最近公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中,除了人们熟知的、打呼噜外,“赖床”也第一次被纳入了睡眠障碍的范畴。睡眠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病,会影响消化、血压、呼吸等各个脏器功能,而脏器功能不好又会影响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盱眙健康知识网www.xuyi.biz生活健康小帮手
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睡眠不足,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和继睡困难;第二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赖床”,在临床上被称为发作性睡病;第三类是指不正确的睡眠形式,如打呼噜、呼吸暂停、梦惊、惊跳、梦游和莫名其妙的夜醒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标准。临床研究表明,一名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个小时到9个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应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睡得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健康。
<p> 专家提醒,如果近三个月以来发现睡眠习惯有所变化,出现病态性的睡眠过多,一睡下就醒不了,或是精神萎靡、情绪不高、经常疲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应警惕是否患了病态“赖床”这种睡眠障碍。此外,这种现象还可能是的早期“信号”。<p>
想了解更多与"健康小常识"相关的内容,请点击进入盱眙网(www.xuyi.bi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