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大学生摸索出“藕田套养龙虾”技术 上央视

863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12-10-12 00:00:00
&nbsp(记者&nbsp王漱玉&nbsp通讯员&nbsp毕经民)&nbsp沛县杨屯镇大学生张宪虎2007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摸索成熟的“藕田套养龙虾”技术,带领200余名会员推行“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国庆节前夕,cctv-7《科技苑》栏目来到沛县杨屯镇采访张宪虎。
  怀揣梦想返乡创业
  今年28岁的张宪虎,2007年从南京中山外国语学院毕业后,怀揣着当一名新时期“大学生农民”的梦想,毅然放弃留在南京的机会,返回家乡沛县杨屯镇。
  返乡后,虽然所学专业并非是农林专业,但是张宪虎感觉到搞农业开发门槛较低,同时,他注意到家乡有一块面积很大的低洼地,长满了荒草,长期闲置,就动起了把它利用起来的念头。经过查阅资料,张宪虎最后决定租来种藕。
  2008年6月,他多方筹措了80多万元,租来昭阳湖畔的400多亩低洼地,从事水田农业综合开发,在这片沼泽地上开挖出300多亩标准化藕池。藕种好了,到了来年起藕时,张宪虎又遇到了销售难题:自己人上街卖藕,一天也卖不到一千多斤。后来,张宪虎联系到了山东一支专业采藕队,由此带来了更多的客户,解决了卖藕难的问题。
  卖藕成功后,张宪虎进一步思考,又栽植速生杨3000多棵,建起600多平方米的规范化猪舍,并在开挖出的40多亩水沟里进行立体养鱼,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
  2009年,他还组建了沛县梦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在近300名会员中大力推行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形成泥中藕、水中鱼、土中蝉、地上禽、空中树的种养格局,经济效益提高了70%。目前,合作社采取“基地+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为农户提供“统一良种、统一生产物资、统一销售、统一防病治病、统一技术培训”服务,与养殖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合作社在年底财务核算中,盈余按照合作社章程,分别提取10%的公积金和10%的公益金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其余盈利20%按投资分红,60%按所有成员交易额二次返还。
  摸索出“藕田套养龙虾”技术
  目前,张宪虎的梦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有高效立体浅水藕种植基地一个,占地1000亩,带动种植户近300户,户均种藕年收入3万多元。在藕田中套养的龙虾,每亩一季也可产出收入1200元左右。
  在创业的路上,他吃过亏上过当,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创业的决心。经过实践摸索和技术自学,目前,他摸索出来的“藕田套养龙虾”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次央视来沛采访也是专门采访的这项技术。
  “我用藕田套养龙虾技术产出的龙虾,要比水塘养殖龙虾的品质要好得多。”张宪虎介绍说,因为我这种方法是仿野生养殖,藕蛆、小杂鱼以及采藕后遗留在藕田的废藕,这些都形成了充足优良的龙虾食物,并且采取错季投放。据张宪虎介绍,采用他的这项“藕田套养龙虾”技术,每年在夏末秋初采藕后投放龙虾苗,这样既可避免采藕对龙虾可能造成的伤害,也可为龙虾多提供些食物(采藕时产生的下脚料均遗留在水田中,以形成龙虾食物源),投放龙虾苗选用大苗,这样到来年3月即可上市,一直到5月中旬出完龙虾。
  2011年,为拓展推广渠道,张宪虎创办了江苏莲藕网,在网上详细介绍了他的莲藕种植经验,以及“藕田套养龙虾”技术。有很多人通过网络找到张宪虎学习技术,张宪虎都是免费传授。央视《科技苑》栏目的记者也正是通过张宪虎的网站了解到他的事迹,双方交流后前来采访。
  据悉,张宪虎先后荣获沛县十佳创业致富带头人、十大创业明星、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创业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