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龙虾养殖] 湖北潜江稻田里的宝贝 记小龙虾养殖的致富路

1710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14-6-18 00:00:00
分享到:
  “你看,像这样一两半的大虾子,多好啊。早晨5点多开始忙到现在,这伙计一个人就发了20多包、1000多斤大虾了。卖得很俏,但是去田里收(货)也比以前要难多了。”5月21日下午3点多,湖北省潜江市长途客运站对面一间龙虾经销店里,姜友余拿起两只活蹦乱跳的龙虾笑着说。
&nbsp &nbsp雨后,光线有些暗,“湖北省姜友余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绿色招牌依然很醒目。两间不足30平米的门面里,湖北省姜友余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协会副会长、潜江市龙虾养殖协会会长、工程师……姜友余递给记者的名片上,长长一串衔职让人目眩。说起潜江市小龙虾发源地——积玉口镇,以及改变当地虾农命运的“虾稻连作”模式,看似寡言少语的他却是滔滔不绝。
 “虾稻连作”引发小龙虾产业革命
  以往,积玉口镇被当地农民称为“水袋子”,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时常被淹,当地粮农基本只能种中稻,别的季节大都闲置、抛荒。“1996年前后”,有农民捕捉野虾售卖,卖不完的弃之稻田。没想到,一个冬季后一亩田里竟能收上600、700斤虾子。姜友余等人第一批开始试养这种“稻虾”,刚开始1斤虾苗售价8元左右,一斤成虾行情3-5元左右,姜友余说:“那时候一亩地搞得好可以赚1000来块钱哩。”
  “稻虾”很赚钱的秘密,很快在乡亲们中间流传,引来众人效仿,姜友余和他的“小伙伴”们越做越有干劲儿。2001年,时任积玉口镇镇长的吴本远组织当地农民利用弃耕田进行养虾试验,冬季投苗,次年4、5月份完全成熟,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法宝。2001年,积玉口镇利用弃耕田进行养虾试验,当年试验面积1000亩,次年收获龙虾15万公斤,到2003年该镇90%以上低湖冷浸田开始实行虾稻连作,“农民养小龙虾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任何经济作物。”积玉口镇“虾稻连作”的经验,很快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也改变了该镇,甚至是姜友余和吴本远等人的人生轨迹。2005年5月吴本远正式履新潜江市水产局,初任副局长,他所做第一件事就是到省城武汉,向省水产局汇报和推介潜江“虾稻连作”。
  吴本远回忆,2005年9月,根据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刘友凡的批示,全省在潜江召开“虾稻轮作”现场会,来自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水产战线的同行也来观摩经验。2006年,全省第二次召开现场现场会,继续强力推进“虾稻轮作”模式。2007年7月,湖北省姜友余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随后亮相一家中央级媒体的“致富经”栏目,让姜友余等人农虾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走上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小龙虾也由最初不被人待见的“小玩意儿”,登堂入室成了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
  业内有句话,“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截至2013年底,湖北省淡水产品总量达410.38万吨,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小龙虾养殖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产值达到121.6亿元,国内出口到欧美市场小龙虾每3只“就有2只潜江的”。
  “虾老板”需要面对多重资本压力
 &nbsp&nbsp5月20日,一位美国客人来到潜江,专程找姜友余求教小龙虾养殖技术。姜友余说,自己一般会用本子登记来者姓名、联系方式,方便跟踪、反馈,有的现在已经成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手头已经有厚厚十来本的登记材料。“养虾不那么简单的,虽然到田间地头贩虾子的人形形色色,做好这一行除懂技术外,还要了解市场、有资本,需要人引导。”他解释到。
  1996年,姜友余曾向湖南、安徽运过一批龙虾,“当时不懂冷冻储藏技术”,结果到目的地时已死伤大半,血本无归。2014年4月时,运输车在高速公路上堵了两个多小时,价值6万多元钱的4000多尾虾苗和龙虾全部闷死,“这些是普通虾农不曾遇到或很难想到的。”前几年,姜友余曾规划自己买冷藏车,实现从养、运、销的一体化,算了细账后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托运一包虾,55斤左右,发到上海和南京,运费大概是20元左右。如果自己买车,光一台冷藏车,需要40万以上,还要养司机、交纳各种税费,不仅风险自己承担,成本上不划算。”
  姜友余今年的“虾季”,3月中旬就开始了,到5月底至少销售量“有个2000多吨”,预计全年“大概采购和出货有4000吨以上。”忙的时候,跟他合作的几十个“买手”,一天在田间要收购5、6万斤&nbsp龙虾。虾农习惯了“一手钱、一手货”,姜友余的合作社每天周转资金得70-100万元以上。“以前找农行、农信社贷过款,感谢他们支持,今年已还清了贷款。”
  12日,潜江小龙虾网购节在淘宝网上线,对于本地商户来说多了一个销售渠道,同时也会带来龙虾货源竞争的加剧。“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淘宝,把虾子放到网上卖也许就走在今后趋势的前面呢,边做边看吧。”对“突如其来”电商化时代,老姜也不排斥。16日下午,记者致电姜友余了解网上销售情况,“现在网上买货的不多,可能有些方面要改进,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百亿龙虾品牌振兴进行时
  时下,武汉街头火爆的小龙虾餐馆比比皆是,动辄是200、300,甚至是488元/盆,邀上3、5好友痛快吃一顿的话,1000、2000元钱已不是稀罕事情。未来,小龙虾会不会成了“贵族食品”?
  “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5月22日,在潜江市水产局,刚当选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仅一周的吴本远说。他说,之前潜江某龙虾品牌建设过程中,由于网点建设和商标化战略没有同步,使该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但没有在普通市民中真正打响”。吴本远举例说,“江苏盱眙龙虾养殖规模不到9万亩,每年80%的虾子其实来源于潜江,但人家的龙虾产业规模就要比我们大得多。”
  吴本远介绍说,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会未来主要推动如下目标实现,即:主推“潜江龙虾”一个品牌,它涵盖加工、鲜活水产、餐饮、旅游休闲产品等方面;延伸一个产业链,将小龙虾产业从仅仅苗种拓展到旅游、文化观光、节庆休闲等产业;制订一个标准,包括养殖、加工、运输、餐饮、旅游观光等全上下游环节的质量技术标准;最终实现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他预测,通过3-5年努力,潜江龙虾能形成包括活虾、加工、餐饮服务等三个“十亿工程”在内的百亿元规模。“你别小看龙虾,光是洗虾工人,潜江1000多家龙虾餐馆至少养活了2、3万人呢,这些洗虾工的收入在当地绝对不算不差哦。”
  吴本远说,过几年再来潜江旅游和遍尝龙虾美食的游客,就能看到包括“龙虾博物馆”、“龙虾饮食一条街”、“龙虾广场”,“啖美食,欣赏曹禺文化,那不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