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文章:《》: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十分重要,不但能降低服药剂量,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轻度的血压升高甚至还能完全控制,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大量的消化系统疾病都与不合理的“吃”有很大关系,于是有许多人走向了另一?/textare
从老年的年龄划分上把80—89岁称为高龄期,90岁以上称为长寿期。从生理与保健角度来看,80岁以上具有共性,故统称为高龄长寿期的保健。 www.xuyi.biz
联合国定的标准是: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按照此标准来看,我国在2000年时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普查结果: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到5.6%,2000年达7.0%)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从图1看出,我国人口不同年龄组的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就保健问题来说,随着80岁以上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何保健的课题也就越来越重要了,越来越迫切了。
古代早有"人生70古来稀",活到70岁就够本了的意识。但是,到了今天,北京人的寿命平均已经到达80岁。在医院里的病人中,90岁以上已经成为常事,100岁以上也能遇到了。在过去不敢想象的许多手术和治疗(如肝移植心脏导管等)在80岁90岁的身体上成功实施了。这就提示医生在对待疾病上要改变观念了,同理,在对待保健上,也要开辟新思维,提出新路子了。
通常人们的印象是:岁数越大疾病越多。其实不然。人体的生理变化是可以分出阶段的。80岁以后,机体进入了"衰老"阶段以后,就出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没有大起大落的生理时期,许多中青年和老年前期的常见疾病反而减少了或者消失了。此时的一些慢性病其实是年轻时遗留下来的,而不是新得的。比如常见的慢性脑卒中病冠心病等。就连这类新得的疾病来说,80岁以后也比60岁左右要少得多了。因此,对于80岁以后的高龄老人来说,保健的重点是在针对此年龄段新发生的影响健康的新问题上了。主要是以下4个方面: www.xuyi.biz
1 倔强导致的意外 www.xuyi.biz
<p> 作为家人子女,都希望老人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但现实中总是遇到家人子女与高龄长寿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突出的表现在老人的"倔强"上。最多见的是老人性格刚烈脾气倔强,平常生小病从来不去医院治病,病情加重时就自己买点药吃,按其自己多年的"经验"生活着,一旦遇到又一次生病,家人子女力劝他到医院去看病,可是老人始终不肯,还会进一步发生了争执,最后,走了"不治而终"的不归路。这就是家人子女的善意及美好愿望总是遇到老人的"不听劝",一而再再而三的相持下去,终于家人子女的耐心不能继续而妥协,结果导致老人在"倔强"下发生意外,直至死亡来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