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武汉“虾街”货源告急 98元一盘又俏又贵食客有点吃不消

962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12-8-13 00:00:00
酷暑难消,就着晚风,吃大虾、喝啤酒,该多么惬意。然而,连续一周来,多位市民反映,在大排档吃虾子不仅花销更大,而且想再加一盘也往往不那么容易了。
丰收之年,虾子还缺货?记者多路探访发现,上月底以来,江城多条“虾街”货源确实告急,很多虾店无虾可卖,虾子涨价幅度也堪称历年之最。
业内人士称,湖北省小龙虾供不应求,货源不时告急,发展种苗工厂化繁育,让人工繁育与野生寄养两条腿同时走路,才是解决之道。
涨价了,难买了
想加一盘虾子得凭运气

“怪事,想多吃盘虾子,老板硬说没有了。”上周四晚上8点多,市民邓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对虾店老板不愿意加份的做法感到不解。
其实,窝火的不光是邓女士。面对食客的抱怨,虾店老板显得很无奈:“进不到货,你让我怎么办?”
江城三镇街头,虾子是否真的很紧俏?前日晚上,记者来到武昌有名的“虾街”——石牌岭竹苑市场。市场人气依然很足,但是食客吃完一盘再加一盘,则也要靠运气了。
对此,一家蒸虾店老板娘的解释是:近段时间,每天只能进货二三百斤,只有今年最高峰时的一半左右。为保证每一桌食客来了都有虾吃,就尽量减少每一桌的加餐。
不光是虾子难以吃到,记者走访中还发现,近期,石牌岭竹苑市场等虾街,蒸虾、油闷大虾等的售价,大多也从上月的每盘60多元,上涨到80元,个头稍大的精品虾,则卖到98元一盆,达到有史以来最高价。
农田收割,台风来袭
龙虾产业还要看老天爷脸色

据介绍,7月中下旬,成品小龙虾的进价,即从每斤25元一路上涨,至本月初达到40元左右。省水产局相关数据显示,不同于去年的减产年,今年是我省小龙虾的丰收年,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8万吨,成全国小龙虾第一资源大省。
既有巨额产量,且在家门口,江城三镇虾店为何得不到充足的虾子货源?虾店老板称,主要原因还是供小于求,消费者对小龙虾的需求越来越大。
此外,龙虾靠天收,也是不争事实。潜江市龙虾养殖协会会长姜友余介绍,前段时间,正遇大部分农田收割,稻田养育的龙虾产量随之下降。加上7月份,全省持续高温,雨水少,小龙虾都钻进泥土里不出来活动,对捕捞造成困难。
其次,外省前来抢购,也分流了我省相当一部分虾源。据介绍,前段时间,江浙沿海受台风影响,当地龙虾产量大减,许多农贸市场、龙虾加工企业前来湖北高价收购龙虾。姜友余称,以潜江为例,该市80%以上龙虾产量被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早早抢走或是出口了。
订单增多,供不应求
虾苗亟待人工繁育产业化

巨量龙虾,不仅喂不饱湖北食客,就连曾让湖北龙虾扬名海内外的加工企业也难以“喂饱”。
昨日,记者从我省龙虾加工龙头企业之一的武汉高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获悉,因无法获得充足虾子原料,公司一半以上的生产线无法开工生产。
一边是持续火爆的市场需求,一边是时不时掉链子的货源供应,湖北小龙虾产业要想一路红火下去,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发展种苗工厂化繁育,人工繁育与野生寄养两条腿走路。”省小龙虾产业协会如此建议。
据介绍,全省小龙虾可养面积近千万亩,目前实养面积不到四百万亩,养殖潜力还很大,制约它的就是虾苗不够。2011年数据显示:全省一年240亿尾虾苗的需求量,却只有40亿尾来自人工种苗繁育基地,除去100亿尾靠农民的自繁自养,还有100亿尾的缺口。
专家介绍,人工繁育小龙虾个体大,亩产多可达400斤至500斤,然而成本高、耗时长、技术要求苛刻,导致发展缓慢。但是一旦攻克技术和成本难题,小龙虾产业“虾苗紧张”的局面就能改变,小龙虾资源也会得到更大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